教字[2025] 30 号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相关要求,切实提升我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附件1)要求,学校决定组织开展“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工作。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区域产业需求以及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需求,按照 “双千” 计划要求,加快设置急需紧缺型微专业,在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同时,提高我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助力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二、微专业建设方向
重点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附件2),结合我校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区域产业需求,优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商务贸易等重点产业领域设置微专业,也可结合国家战略、区域产业和市场需求,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自主开展建设方向以外的“微专业”。
微专业名称原则上不与本科专业目录名称雷同(附件3)。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具备明确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就业前景,能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特别是“红黄牌”提示、2024年度去向落实率低于50%、去向落实情况处于本校后1/3等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专业点所在教学单位要为所在专业有需要的学生至少提供一个“微专业”方向供其选修。
2. 2027年前拟新增、调整及改造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须结合行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积极培育并开展拟新增、调整及改造的本科专业相近的微专业建设,提前做好产业需求调研、师资、课程、实践等申报、调整、改造的条件储备。
3.鼓励前期具有一定需求调研、师资、课程、实践、校企合作等基础的教学单位,以短、平、快等方式积极争取入选今年“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
4.鼓励与企业、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合作共建急需紧缺微专业。
5.拥有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微专业教学需求。专业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团队成员需涵盖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
6.具备开展线上线下急需紧缺微专业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能够保障微专业教学、实践等环节的顺利开展。
(二)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围绕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微专业”设置,认真研究论证,经申报单位遴选推荐,提交拟申报“微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课程体系、师资条件及就业前景分析等报告(见附件4),培养方案(附件5),微专业设置汇总表(附件6)。
各开设微专业教学单位要严格审核把关,做好微专业培育、建设、监管等相关工作。学校将按照要求组织评审,遴选校级微专业培育项目,并择优推荐上报省级微专业建设项目。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对提升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本单位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微专业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微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从申报、建设到管理,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确保建设质量。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3.加强保障。学校将统筹资源,为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及相关必要保障等。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拓展校外合作,争取企业在案例库建设、实训平台提供等方面的支持,为微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4.加强沟通。各教学单位在微专业培育、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区域产业、教务处、学生处、其他教学单位以及企业等的沟通协作,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微专业培育、建设等工作。
(四)申报时间
请各教学单位于5月6日下午4点前,将申报材料(附件4、附件5、附件6)电子版发送至jiaowuchujxk@163.com,纸质版一式二份(签字盖章)报送至行政楼106室。
联系电话:6014399 6018753
附件1: 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通知》
附件2:“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
附件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
附件4: 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
附件5:微专业培养方案模版
附件6:“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
(相关材料见群共享)
教务处
202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