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字〔2025〕 8号
各院系:
为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等关于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好服务支撑区域经济,推进衡水学院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认真总结“十四五”成绩,积极谋划“十五五”,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报送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三年大变样”行动方案等材料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各院系需开展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制定本单位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三年大变样”方案
各院系要按照教育部和省级文件要求,结合审核评估专家整改要求,聚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服务现代化钢铁、绿色化工等我省八大产业及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服务我市“3+2”现代产业和“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服务打造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等战略功能区,制定本单位《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三年大变样”方案(2025年-2027年)》(具体格式见附件1),努力实现学科专业脱胎换骨和重塑升级。
方案应体现以下原则:
1.主动适应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布局、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大力发展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加快撤并改造和调整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合理确定师范类学科专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和结果满意度。
2.根据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优势,我校及本单位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精心谋划确定未来三年拟新设置的学科专业、重点加强建设的学科专业、撤并淘汰的学科专业,努力推动本单位学科专业结构发生格局性变化。
3.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强化内涵意识、质量意识,通过加强重点学科、一流本科专业、主打和骨干专业等建设,推动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才、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4.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人员、经费等保障措施,完善规范新增、撤销、停招专业前期调研、论证、申报等工作流程,确保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制定本单位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三年大变样”系列清单
1.调研并填报本单位现有学科专业设置分析情况清单(附件3)。对目前本单位开设的所有学科专业逐个分析明确面向、优势特色、与学校总体定位匹配程度、就业率等情况,科学研判本单位各学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的契合度。
2.论证并填报本单位2025-2027年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三年规划清单(附件4)。按照“服务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加快发展,服务未来产业的学科专业提前布局,服务主导产业的学科专业重点加强,需要撤销淘汰的学科专业下定决心”的总原则,明确三年内需要新增、撤销、停招的学科专业。
3.论证并填报本单位专业优势特色发展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清单(附件5)。根据办学定位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发展发展方向,突出优势特色,制定专业优势特色发展计划。确定骨干专业,设置5个及以上本科专业的院系限报2个,其他院系限报1个。
4.制定本单位“四新”专业改革与建设规划,论证并填报《“四新”专业改革与建设规划清单》(附件6)。围绕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发展交叉学科,结合本单位优势特色和已有基础,建设一批“四新”专业试点,具体数量由本单位自定。
5.认真梳理本单位已通过和2027年前拟申请专业认证的专业,填写本单位已通过和2027年前申请专业认证的专业清单(附件7)。
6.明确本单位专业设置管理文件清单。制定或完善本单位专业建设管理制度,明确专业建设的评价、考核、奖惩和专业动态调整办法,建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长效机制。特别要制定或完善新增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新增专业设置标准和程序,严格新增专业设置条件。
三、报送方式及时间要求
各院系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按时报送。请于2025年3月7日前,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hsxyjwc6016317@163.com。纸质材料(加盖院系公章)一式一份报送至行政楼108室。
联系人: 李永霞 张娟 联系电话:6016317
附件: 1.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三年大变样”行动方案格式要求
2. 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
3.现有学科专业设置分析情况清单
4.2025-2027年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三年规划情况单
5.专业优势特色发展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清单
6.“四新”专业改革与建设计划清单
7.已通过和2027年前申请专业认证的专业清单
教务处
2025年2月22日